leo娛樂ex-高嘉瑜嬌嗔
主題五 教學關系課堂教學一、學生究竟具有哪些特征 教師與學生、教與學,這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基本的一對關系,把師生關系恢復到人的關系上來,建立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這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務。 學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教師的全部工作,不論是教育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是要向學生進行的,因此,都貫穿著一個怎樣對待學生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一個根本問題:學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是什麼?他們有沒有什麼本能或天然傾向? 所謂學生觀的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對學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的認識問題。所謂正確的學生觀,也就是指對學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有正確的認識,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是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保證和核心要求。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先生指出:在學生身上,存在著以下兩種相對應的本質屬性:一、向師性 學生的向師性是指學生都有模仿、接近、趨向于教師的自然傾向,有人把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形象地比喻為學生好象花草樹木之趨向于陽光一樣,趨向于教師。向師性一詞也由此而來。向師性是學生的本質屬性,它表現在: 1.凡是學生都具有一種學生感:都感覺到自己是學生,要學習,要聽老師的教導和指揮。存在決定意識,是學生就有這樣的學生感,這是很自然的事,但也是很奇妙的事。學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是要學習和聽從教師的教導的。不僅如此。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通常是很高大,並且往往比實際的人物高大。他們常覺得,他們的教師如果不能說是博學的話,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很有學問,具有專長的。這是因為事實上教師總是在某些方面比學生知道得多,是有一定專長的,所以,欽佩、尊重、崇敬教師,聽從教師的教導,可以說是學生的一種自然傾向和基本心理特征。 2.學生的再一個共同心理是:不論學習哪一門課,都希望有個好教師;不論在哪一個班學習,都希望有個好班主任。學生的這種希望表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