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撲克技巧攻略-黑山和塞爾維亞互相驅逐大使
洪澇重于常年,澇重于旱…… 水利部副部長詳解特殊之年防汛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 長江中下遊、珠江流域西江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遊、淮河等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今年計劃暗訪至少1000座大中型和6500座小型水庫,督促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安全 努力實現迎戰超過工程設防標準的洪水不打亂仗、發生工程設防標準內的洪水不出意外、水庫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垮壩失事、山洪災害不出現群死群傷 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南方地區降雨偏多,防汛形勢嚴峻。 6~8月是防汛最關鍵的時期。今年以來我國有186條河流發生了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防範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和山洪災害三大風險是今年防汛工作重中之重。 《望》新聞週刊記者了解到,水利部已要求大江大河、重要支流,以及縣級以上防洪城市編制超標準洪水防禦預案,並于6月底前完成,確保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經過多年建設,我國已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體系,大江大河已經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實際發生的最大洪水能力。”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說,下一步,水利部將針對防汛體系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全面推進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強化水旱災害防禦行業監管。 近日,就當前防汛形勢,水利部門防汛安排,以及下一步如何提高水旱災害防範應對能力等相關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葉建春。 充分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 《望》:與往年相比,今年防汛形勢有哪些特殊性? 葉建春:黨中央高度重視防汛工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防洪保安全和抗旱保供水的任務艱巨。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了一定影響,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這些對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會商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區域性暴雨洪澇重于常年,澇重于旱。 根據預測,主汛期6~8月,全國降雨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將會形成5個主要多雨區,分別位于華南北部至江南大部和貴州東部、黃淮至華北大部、東北大部,內蒙古西部至西北中北部、西藏中部西部至新疆南部。長江中下遊、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鬆花江、遼河、浙閩地區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遊、淮河、太湖等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 進入6月以來,南方部分地區出現了今年以來強度最大、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降雨過程,6月8日,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先後發生了今年第1號洪水,廣西、廣東、貴州等地發生了洪澇災害。 水利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滾動預測預報,及時會商研判,有針對性部署防禦工作。先後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Ⅳ級、Ⅲ級應急響應,派出多個工作組分赴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湖南指導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精細調度廣西、貴州境內的龍灘、岩灘、百色等西江幹支流水庫群攔蓄洪水約25.7億立方米,最大限度減輕西江中下遊防洪壓力;實施賀江水庫群聯合調度,將賀江中下遊10年一遇洪水削減為5年一遇。 水利部聯合中國氣象局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提醒基層地方人民政府做好轉移避險。加強與應急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共享水情信息和預測預報成果,及時提供防汛搶險技術支撐,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對水利領域來說,水旱災害就是重大風險,甚至可能引發全局性的風險。水利部積極主動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堅持防疫和防汛抗旱兩手抓,全面加強超標洪水、水庫、山洪災害等風險防範,充分發揮骨幹水利工程防災減災作用,最大限度降低水旱災害風險、減輕損失,為實現“六穩”“六保”創造有利條件。 嚴防死守三大風險 《望》:當前防汛形勢的風險點有哪些?防汛工作的著力點在哪裡? 葉建春:水利部始終把防汛抗旱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深入思考疫情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啟示,綜合分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新任務和水利工作實際,明確提出防範水利領域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等三大風險,努力實現迎戰超過工程設防標準的洪水不打亂仗、發生工程設防標準內的洪水不出意外、水庫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垮壩失事、山洪災害不出現群死群傷“四不”目標。 超標洪水指超過江河湖庫設防標準的洪水,危害性大,是全局性的重大風險。水利部指導督促各地水利部門編制完善江河和城市的超標洪水防禦預案,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可行、可用、可控為目標,狠抓預測預報、水工程調度、堤防搶護、人員轉移等各個環節措施的落實,強化培訓演練,確保應知盡知,熟練掌握預案,其底線就是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各地、各流域超標洪水防範準備工作將在6月底全面完成。 我國水庫眾多,一些水庫不同程度存在病險,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水利部門逐級公布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名單,全面落實小型水庫安全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和監測預報預警設施、調度運用方案、防汛應急預案三個重點環節,加強培訓,提升責任人履職能力;加強大中型水庫汛限水位監管,科學規範開展防洪調度運用,最大程度發揮攔洪削峰錯峰作用。在2018年、2019年暗訪督查11251座水庫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暗訪至少1000座大中型和6500座小型水庫,督促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安全。目前已暗訪了1400多座水庫。 山洪災害點多面廣、突發性強,我國每年因山洪災害死亡人數佔洪澇災害總死亡人數的70%左右。水利部指導各級水利部門加強監測預警設備維護,完善預警發布機制,及時發布預警。依託三大運營商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預警服務。督促指導基層地方人民政府完善轉移避險責任制體系,按照“方向對、跑得快”的要領,修訂完善預案並開展演練,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組織開展基層山洪災害防禦人員在線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