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富旺娛樂城|消防器材
歐陽明高:科研不能跟著“利”字走歐陽明高:科研不能跟著“利”字走 中科院院士、汽車動力系統專家歐陽明高—— 科研不能跟著利字走 翻開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的簡歷,這位汽車動力研究的領軍人物似乎很順利,每一步都踩在點上。然而面對記者,他卻先談起了科研生涯中的挫折。 在遭遇挑戰中不斷解決問題,是做研究本來的樣子。歐陽明高說,科研人員想要做出點東西,就要有攻堅克難的準備。 困難有時是科研的良師益友 1993年,在丹麥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歐陽明高進入清華大學做博士後,他研究的發動機高壓噴射技術走在國際前沿。 一次偶然的機會,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歐陽明高團隊簽了一份600萬元的項目合同,解決一批汽車產品研發應用問題。歐陽明高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雖然事先預想過困難,但挑戰遠遠超出了歐陽明高的想象。 燃油霧化困難、燃燒效率不高導致尾氣污染嚴重等問題,是車用柴油發動機面臨的困擾。在科學界和產業界提出的多種方案中,歐陽明高選擇了一條全新的探索路徑,這意味著一切都得自己從頭摸索。 歐陽明高曾在實驗室裡對相關技術構想的實現做過簡單驗證,可以產業化的標準來衡量,才發現實驗室原理驗證和產品技術開發是兩碼事。從原理、工藝到調試,每一步都會冒出數不清的問題。比如,柴油發動機高達1800個大氣壓的燃油壓力波調控精度為毫秒級,這對噴射控制的要求極高。可當時許多零件的加工精度達不到要求,需要一個個去打磨、調試。在最困難的兩年,我幾乎天天待在實驗室,重壓之下好幾次都想放棄。歐陽明高說。 歷經了無數個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