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參零電子遊戲場現場直擊CES:消費電 作者:nb11 2020 年 5 月 14 日 當地時間2012年1月10日,澳門最佳西方新新酒店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美國2012CES在拉斯維加斯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展會,本屆2012CES吸引了來自全球的3100家公司參展,包括索尼、微軟、三星、英特爾等電子巨頭。 CES展歷來也是全球消費電子廠商發布、展示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最重要舞台之一,被稱作引領國際消費電子領域的風向標。按照美國消費電子協會主席加裡·夏培羅在開幕演講中引述的數據,3100家企業將發布兩萬餘種新產品,展示面積比37個足球場還要大。預計將有超過14萬參展商在隨後的三天展會期間參觀。 智能平板智能電視成亮點 作為國際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CES展會上出現的新產品、新技術也將影響電子行業的發展。按照此間CES展會組委會的介紹,今年CES上,線上遊戲20183D技術、四核平板、四核手機、超極本、智能電視將是廠商展會重點關注的領域。多款具有創新性的產品比如Ultrabook、語音和智能技術、智能手機和OLED電視以及數碼相機新品已經在展前媒體預覽發布會上正式公布。 自從蘋果于去年4月發布iPad以後,平板電腦取代筆記本電腦成為廠商營銷推介的重中之重。而今年CES展上,據南方日報記者現場觀察,主流消費電子廠商聯手推出了接近50多款平板電腦,包括低價的Android平板以及配有Windows 7和英特爾芯片的平板電腦。不僅索尼、三星、摩託羅拉、東芝這些大佬,國內品牌海爾也適時推出了HAIPad。 在本屆CES上,索尼、三星、鬆下等廠商推出了眾多具有智能電視功能的電視機,包括網絡接入、語音控制、內置Skype的電視等。LG電子推出了高達55寸的OLED電視。而索尼則通過谷歌電視平台擴展其產品線,索尼方面宣布,今年推向市場的多數電視型號,將具備無縫連接的方式方便使用谷歌電視的功能。 中國概念無處不在 受美國CES組委會邀請,南方日報作為華南地區唯一的中國媒體,現場直擊了CES開幕式和主題演講。 隨著歐美地區消費需求不振,中國為首的金磚四國成為備受關注的消費市場。在本屆CES展上,來自中國的因素隨處可見,不僅開幕式演講有了中文翻譯,現場官方宣傳片還多次提及即將于7月初在廣州舉行的SINOCES中國展。而在全球記者雲集的CES媒體中心,來自港澳台內地的中國記者預計超過200人,組委會一名媒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而南方日報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海爾、TCL、長虹、海信、康佳等國內知名消費電子廠商濃盛裝布展,與以前多散落在國際展會角落不同,此次,中國廠商展位躋身國際展館,並與佳能、鬆下、LG電子等比肩而立。展出的新品也是涵蓋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平板PAD、3D概念產品等。 ■廠商看點 索尼: 作為全球橫跨消費電子與娛樂內容業龍頭,索尼將好萊塢影星威爾·史密斯以及美國流行音樂歌手——Kelly Clarkson(凱莉·克萊森)邀請至展台,集中向消費者介紹了一個網絡化產品構成的新世界——從電視機、藍光播放器、家庭音視頻產品到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到攝像機、移動音頻等產品到電影、電視節目、遊戲以及基于雲端的音樂在線服務。 本屆CES上,索尼展示了一種稱為Crystal LED Display的革命性的新顯示技術。這種獨特的產品是業界首款55英寸使用LED為光源的全高清自發光產品,可創造更高的圖像對比度、更廣闊的色域和超眾的圖像反應速度。此外,在停用SONY Ericsson品牌後,索尼智能手機將全部啟用SONY品牌,而全新的Xperia ion將是索尼推出的第一款LTE智能手機,提供高清1080的高清體驗,並支持3D影像拍攝,支持索尼遊戲。 TCL: 繼去年主要展示3D技術之後,TCL今年的參展重點放到了備受關注的雲生活戰略上。TCL的雲電視系列融合了很多的新功能與應用,運彩報馬仔即時比分包括雲搜索、雲識別、雲控制、雲社交、雲遊戲、雲辦公等功能。例如V8200就是一款兼具WIN7操作系統與雲控制功能的雲電視,TCL智能電視打造出的零距離的交互平台,將通過服務運營商提供給用戶便捷的互動體驗。 TCL雲生活戰略中的另一個重要拼圖就是雲手機的推陳出新。在本屆CES中,TCL將展出新款雲戰略手機—TCL A 919與Alcatel ONE TOUCH 995。 海爾 海爾此次CES上亮相的雲電視,採用了超級邊框設計,因而放眼看去會達到幾乎沒有邊框的感覺,被稱之為無邊框雲電視;同時,海爾雲電視能實現多屏互動和按需定制,通過端與端、端與雲之間的無線互聯,可隨時隨地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利用雲端雲平台,實現電腦、電視、手機、PAD等共享資源。 海爾另一大看點就是其包括裸眼3D在內的海爾3D電視系列。海爾推出的無邊框雲電視,大大提升了3D畫面和色彩的逼真感,在保證更好清晰度的同時還大幅降低了液晶電視的閃爍感。但無論3D電視的效果如何提升,3D眼鏡的佩戴始終帶來極大的不便。此次展會上,海爾還高調亮相其裸眼3D電視,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 ■記者印象 蘋果不在,處處蘋果 作為業界最具人氣、最富創新精神的公司之一,蘋果公司從來不願意到各種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湊熱鬧,此次也不例外。但是蘋果對于CES展的影響力卻不亞于任何參展公司。不僅主辦方美國電子協會主席夏培羅在開幕演講中高度贊揚蘋果與喬布斯的創新貢獻,展場內蘋果影子無處不在,幾乎所有的小展位的公司都推出了迎合蘋果各類產品需求的配套配件,而且很多廠商在高調推介新品的同時,用的多是蘋果手機,並且推介時也不忘與蘋果比較。 事實上,就在記者飛赴美國參加CES展的越洋航班上,記者留意到,幾乎每一排的艙位都有兩名甚至更多的旅客在使用iPad打發時光。 同樣令人遺憾的是,9日晚,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發表了該公司在CES展會上的最後一次主題演講,NBA休士頓火箭從明年開始,微軟也將淡出國際消費電子展。作為一直堅定支持電子展的業界巨頭,微軟公司連續14年在展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其退出令業界慨嘆。 ■相關鏈接 美國消費電子行業今年有望創新高 美國消費電子協會在CES開幕當天發布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今年美國消費電子行業的收入將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數據顯示,美國消費電子行業在2011年的收入預計會達到1952億美元,2012年該行業會在此基礎上繼續增長3.7%,總收入有望超過2020億美元,為歷史最高紀錄。美國消費電子協會主席加裡·夏培羅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技術和創新持續在美國經濟復蘇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創新得到保護和促進非常關鍵。 入世10年讓中國家電在白熱化的全球市場競爭中,不僅依靠規模化制造完成了自身的原始積累實現了本土化崛起,並加速了國際化擴張進程,積極實現著從產品出口向品質技術出口為內核的品牌影響力擴張。 從2000億元到上萬億元,入世10年來,中國家電經歷了野蠻生長,在本土規模化制造、全球化加工貿易等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迅速成就了中國作為全球家電制造中心的強者地位。同時,海爾、美的、TCL、創維、格蘭仕等企業也成長為全球家電巨人。 然而,在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等專業人士眼中:中國家電業夠大不夠強,面臨著如何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轉型重任。做大品牌、做強核心競爭力是中國家電業未來10年面臨的新挑戰。 驚人十年:中國家電海外擴張加速 目前,在全球市場上熱銷的所有家電產品中,中國生產的45類產品銷量穩居全球第一。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商會副會長姚文萍透露: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家電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已經由1241.1億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0128億美元,增長了8倍,平均每年增速為23%,遠遠領先于GDP增幅和整個進出口的增幅。 中國入世,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和開拓,也加速了中國本土家電企業的國際化擴張步伐。 與此同時,家電企業的出口也逐漸步入了強者恆強的整合發展期。目前,中國的家電產品已經承擔了全球市場七成以上的供應量。 除在市場規模上獲得優勢之外,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並購方面也在經歷了跌宕起伏後迎來了新的春天。今年以來,海爾集團並購日本三洋在東南亞地區所有白電的研產銷一體化業務,標志著海爾在經歷此前的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後,全面駛入了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的深水區。 美的空調繼2010年收購開利埃及子公司Miraco之後,今年再度宣布斥資2.233億美元收購UTC下屬開利拉美空調業務公司51%權益,投注站online以佔領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三國的空調市場。 盡管曾在對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的並購過程中遭遇了整合難題,但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回憶起國際化並購時仍堅稱:國際化擴張是中國家電企業的必經之路,TCL盡管經歷了挫折,卻積累了再度走出去尋求海外市場走好走穩的寶貴經驗。 入世之後的10年間是中國家電國際化擴張發展速度最快的10年。據不完全統計,海爾、海信、TCL、長虹、康佳、創維、美的、志高、海爾、春蘭、格力、廈華、美菱、奧克斯等國內綜合實力排名前20強的家電企業,或已經在海外設立銷售公司,或直接設立海外生產基地。與此同時,還有數千家家電企業為海外客戶提供OEM、ODM等加工貿易業務。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指出:從目前國際經濟形勢來看,金融危機的陰影仍未散去,實際上全球經濟正在經歷第二波震蕩,美國及歐洲債務危機使得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明顯放緩。這對于正在謀求從傳統的加工制造貿易向海外自主品牌自主經營的中國家電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時機。姚文萍則提醒,如果沿用傳統產品、傳統手段,很難保障我們的競爭優勢。必須要不斷地改造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才能抓住國際市場的新機遇。 不過,如何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品牌,如何在全球市場上建立中國家電品牌的影響力,成為當前擺在所有中國家電企業面前的一道新挑戰。 黃金十年:中外巨頭對壘奠定大局 中國入世後,以三星、LG、鬆下、索尼、日立、東芝、A.O。史密斯、伊萊克斯為代表的一大批外資家電企業率先掀起一股對中國家電市場的投資熱潮,或建立全球技術研發中心,或投資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或直接改變此前的合資為獨資方式。 與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企業以及90年代中後期歐美、韓國企業在中國第一輪投資時的謹慎、保守不同,如今外資企業的投資回報週期已大大縮短。而入世無疑將帶來中國家電業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商業機會。此外,外資企業多年來在中國市場形成的高品牌認知度、領先技術優勢、強大資本實力也成為推動其深耕中國市場的巨大力量。 安徽工業大學教授李德俊認為:以日本鬆下、索尼為代表的洋家電在中國不僅開啟了品牌化、市場化運作的先河,也為此後眾多中國家電巨頭的成長提供了借鑑和模仿的樣本。在過去30年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整個中國家電業的發展走勢,而入世這10年間,翅膀開始豐滿的本土家電企業已開始在中國市場上對洋家電進行全面趕超。 自2005年海爾集團產銷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後,事隔5年美的集團也成功加入千億元陣營,並提出未來5年內要向2000億元發起全面的衝擊。與此同時,家電渠道領域呈現出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兩大巨頭獨霸的格局,年銷售規模也紛紛突破千億元大關。《中國企業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海信、格力、TCL、長虹、志高、創維、康佳等本土企業也紛紛瞄準了產銷千億元的發展目標。 過去10年間,中國家電企業正是依託本土化優勢在對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進行極致擴張後,憑借靈活多變的終端促銷、層出不窮的價格競爭、完善週到的售後服務對洋家電展開了一系列的正面較量。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入世10年是中國家電業全面擴張的黃金10年,我們不僅完成了對各大家電產業發展根基的夯實,還實現從以價格為導向的規模型市場向以需求為導向的價值型市場的轉型升級。特別是最近兩年來,中國家電企業正在完成從大規模的中低端市場,向外資家電長期佔據的高端市場積極轉型。 目前,日資企業已經在家電零售市場遭遇重創,開始轉戰中國家電業的關鍵零部件等上遊市場和以系統解決方案為主的商用市場。而歐美家電企業除了西門子、A.O。史密斯外,惠而浦、伊萊克斯、飛利浦等均已經在中國市場上變身品牌運營商,將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交由中國的同行來負責。韓國的三星、LG家電雙雄雖然已經在全球家電市場上保持著強勢的擴張和領先優勢,但在中國市場上仍遭遇了來自本土企業的強勢反擊,處在被動競爭的地位。 已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家電電子信息產品市場的中國,未來不僅將會孕育出一批馳騁全球家電市場的領軍企業,還將會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以各種方式參與市場利益的爭奪。不過,入世10年卻讓中國家電在白熱化的全球市場競爭中,不僅依靠規模化制造完成了自身的原始積累實現了本土化崛起,聚寶廊角子機娛樂場還加速了國際化擴張進程,積極實現著從產品出口向品質技術出口為內核的品牌影響力擴張。 未來十年:從大到強創造全球品牌 中國家電市場雖然規模很大,但放眼全球,無論是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微波爐等傳統家電,還是手機、電腦等信息家電,拉霸機程式在全球市場上真正叫得出、叫得響的中國家電品牌卻是屈指可數。 姜風指出:過去10年,中國作為全球家電生產大國的地位早已確立。不過,品牌影響力不夠依然是擺在中國家電企業面前最主要的問題。要做到全球化,必然要有能被全球消費者所廣泛接受並喜愛的品牌。姜風鼓勵國內家電企業:在今年大連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期權賺小錢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談到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時提及海爾,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家電企業國際地位的提升。 姚文萍同樣認為,在中國所有產業的國際化競爭中,家電產業是屬于典型打不爛的領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也曾形象地比喻:中國家電業是一個很皮實的孩子,很經打。通過這10年來的發展,中國家電業從一個很皮實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很爭氣的孩子。對于未來10年的發展,他指出,今後幾年家電業的發展將繼續面臨上遊成本增加和下遊流通企業的雙重壓力,面臨嚴重的出口形勢,家電業的發展將更加依靠國內市場。隨著節能、環保、智能和安全成為家電發展的主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高端產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電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自主創新將成為家電業發展的戰略支撐點。,